关于杏鑫

你的位置:杏鑫 > 关于杏鑫 > 1939年,面对日军重兵包围,国军师长覃异之下令撤退,谁知国军营长史

1939年,面对日军重兵包围,国军师长覃异之下令撤退,谁知国军营长史

发布日期:2024-07-21 23:20    点击次数:93

1939年,面对日军重兵包围,国军师长覃异之下令撤退,谁知国军营长史恩华却说:军人没有不得已的时候!

1939年的秋天,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关键时期,日本侵略者妄图一举攻占长沙,打开华中腹地的大门,然而,他们没有想到,在湖南的土地上,将遇到中国军人顽强不屈的抵抗。

第一次长沙会战,这场持续一个多月的激烈战役,成为了抗日战争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。从9月初到10月初,中日两军在湘北地区展开了惨烈的厮杀,日军企图围歼中国第九战区主力,而中国军队则誓死守卫这片热土。

在这场关乎民族存亡的战役中,有一个名叫史恩华的年轻军官,用他的热血和生命,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。

1939年9月,日军向湖南发起猛烈进攻,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,国军第52军195师师长覃异之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:为了保存主力,必须组织部队撤退,但是,谁来执行这个几乎等同于赴死的掩护任务呢?

就在这时,29岁的营长史恩华挺身而出,主动请缨,接下来的几天里,史恩华和他的战士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考验,日军的炮火如雨点般落下,飞机在头顶盘旋轰炸,坦克的履带声震耳欲聋,面对装备精良的敌人,史恩华带领部下奋勇抵抗,一次次将日军的进攻击退。

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,史恩华下令全营高唱《义勇军进行曲》,在歌声中,士兵们仿佛忘记了疲惫和恐惧,以更加顽强的意志投入战斗。

战斗持续了数天,覃异之多次通过电话联系史恩华,希望他能带领剩余部队撤退,然而,史恩华始终坚持战斗到底,"军人没有不得已的时候!"这句掷地有声的回答,体现了一个军人的铮铮铁骨。

最后一次通话中,史恩华说:"师座,我们来生再见吧!",在日军的猛烈进攻下,史恩华和他的战士们终于力竭,但他们用生命换来了主力安全撤退的时间,歼灭了进犯的日军,这场战斗,成为了第一次长沙会战中最为惨烈也最为壮烈的一幕。

史恩华的牺牲,不仅没有被遗忘,反而成为激励全军的榜样,他的事迹在军中广为流传,成为鼓舞士气的精神力量,在随后的战斗中,中国军队以更加坚定的意志击退了日军的进攻,最终取得了第一次长沙会战的胜利。

史恩华的牺牲,不仅是个人英雄主义的体现,更是整个史家为国奉献的缩影,他的父亲史静安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,在抗战爆发后,年近花甲的他仍参加了军政部第一伤残军人教养院的工作。

史恩华的兄弟们也都投身于抗日事业:大哥史恩荣在台儿庄会战中牺牲;三弟史恩富在部队当军医,救死扶伤;四弟史恩贵则在部队担任政治指导员。

战后,当地百姓自发为史恩华修建墓碑,52军也为他立了纪念碑,覃异之亲自为纪念碑题写铭文:"笔架山千秋不朽;福临铺一战成功。"简短的十四个字,道出了一个民族的感恩与铭记。

回顾史恩华的一生,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普通人在非常时期所展现出的非凡品格,从黄埔军校的刻苦训练,到战场上的英勇作战,再到最后的慷慨赴死,每一步都彰显着他对国家、对民族的忠诚。

史恩华的牺牲,为第一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,这场胜利不仅挫败了日军的嚣张气焰,也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斗志,在随后的抗战岁月里,无数像史恩华一样的中国军人前仆后继,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保卫祖国的长城。

如今,在岳阳县新建的新墙河抗战史实陈列馆里,史恩华烈士的塑像静静伫立,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。岳阳县烈士陵园也永久地铭记了他的名字。